厌氧培养箱通过氮气置换、混合气体置换、催化除氧三步法实现氧气置换,具体操作如下:
一、氮气置换:初步降低氧气浓度
密封与准备
放置必要附件(如离心机、培养皿)和干燥剂(如分子筛干燥剂)于操作室内,并放入厌氧指示剂(如美兰指示纸)。
密封手套:将乳胶手套套在观察板法兰圈上并扎紧,防止气体泄漏。
抽真空校验:关闭取样室内外门,抽真空至压力低于0.06MPa(或500毫米汞柱),验证气密性。
氮气充入与排放
二、混合气体置换:进一步消除残留氧气
混合气体配比
充入与流量控制
调换气路,打开混合气体阀进气,充气时取样室需先抽真空,并随时用脚踏开关开闭排气阀。
混合气体充满塑料袋后,关闭直通阀,打开流量计阀门,调整流量至每分钟10ml左右。
重复混合气体置换2-3次,确保操作室内气体含氧量降至极微量状态(通常低于0.1%)。
三、催化除氧:彻底消除痕量氧气
催化剂作用
2H2+O2钯催化剂2H2O
灭菌与维护
开启紫外线灯对操作室进行灭菌处理,灭菌时间根据实验要求自定(通常15-30分钟)。
连续使用厌氧培养箱时,需定期检查和补充除氧剂(如钯粒)和干燥剂,确保室内厌氧条件的维持。
长期实验需每天观察厌氧指示条,若变色则需重新换气;同时连续输入微量混合气体(流量约10ml/min),通过催化吸收补进的微量氧气,保证室内厌氧状态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
气体压力控制
安全操作规范
环境适应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