厌氧培养箱通过以下主要原理实现低氧浓度环境:
1.催化反应去除氧气
钯(Pd)催化剂:培养箱内通常配备钯催化剂,其作用是与氢气(H₂)反应生成活性钯,随后与氧气(O₂)发生反应,生成水(H₂O)。反应式为:H₂+O₂→H₂O(在钯催化下),这一过程持续消耗氧气,维持极低氧浓度(通常<0.1%)。
氢气供应:
需定期补充氢气以支持催化反应,部分培养箱配备氢气传感器和自动补给系统,确保反应持续进行。
2.气体置换与循环系统
惰性气体置换:初始阶段可能通过注入氮气(N₂)或二氧化碳(CO₂)置换箱内空气,降低初始氧气含量。
气体循环系统:内置循环装置使气体(如N₂、H₂、CO₂混合气)持续流动,均匀分布并加速氧气去除,同时减少外部氧气渗入。
3. 厌氧产气物质(辅助手段)
产气袋或化学试剂:某些培养箱使用含柠檬酸、碳酸氢钠和产气剂的密封袋,激活后释放CO₂和H₂,进一步消耗氧气。此方法常用于小型容器,但大型培养箱可能整合类似原理。
4. 结构设计防止氧气进入
密封性:箱体采用气密设计,操作时通过手套接口或转移舱减少氧气进入。
湿度与温度控制:维持高湿度(如通过水盘蒸发)可减少氧气溶解度,同时稳定环境条件。
5. 监测与反馈系统
氧气传感器:实时监测箱内氧浓度,自动触发氢气补充或报警。
指示剂:如美蓝(亚甲基蓝)溶液,无氧时褪色,直观显示环境状态。
总结
厌氧培养箱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催化反应(钯+氢气)高效去除氧气,结合气体置换、循环系统和结构设计,形成并维持低氧环境。不同型号可能优化技术组合,但催化反应是最关键的低氧维持机制。